经济观察报记者:种昂 沈念祖 任育超 冯庆艳 温淑萍
携程与去哪儿过去为争夺市场杀红脸时,彼此一定没能想到,会在2015年10月26日这天与宿敌成为一家人。
但对包括两家公司的CEO梁建章和庄辰超二人在内的商业精英而言,有一点愈发清晰:整合集中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往往越是充分竞争的产业,越会形成寡头垄断的结果。如今,旅游界两大“巨头”化干戈为玉帛,顿时造就了占据市场7成份额的巨无霸。
两家企业携手是当下互联网并购浪潮的一部分,而这一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门类,在某种程度上又可被视作国内产业集中的缩影。
如果说,2008年以前中国经济的主题是增长。那么,2008年后的主题可以归纳为,集中。
2008年以前,中国经济身处增长的黄金期,各行各业、大小公司野蛮生长、肆意扩张。钢铁、水泥、太阳能、化肥、造纸、医疗、纺织等产业动辄成千上万家企业,所谓规模企业也有数百家之多。由此,伴生出产能过剩、价格火拼、假冒伪劣、无序竞争、污染严重一系列顽疾。
2008年,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成为中国很多产业由放到收、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的分水岭。政府利用“有形之手”在高铁、核电等领域堆塑成一个个超大型“国家公司”;另一方面,充分竞争市场领域也在形成如互联网“BAT”寡头垄断的局面。中国趋于垄断的产业恰恰是分布在政府与市场的两端,完全不同却又殊途同归。
有人说,正是那场危机,开启了中国产业集中的时代。
关乎生死
做塑料期货生意的王先生近日带着满脑的疑惑求教于行业专家:此前他曾赴江浙跑了30多家企业,发现其中十多家关门停业,遂得出塑料产业下行的结论,没想到却因此赔了钱。
这位专家告诉他,全国塑料企业总共1.3万家,行业内产值前10 名的企业产业集中度仅5%,即使一百家企业倒闭也只占不到1%。这时,王先生才恍然大悟:“盲人摸象”把期货做反了。
产业集中度分散不仅让人陷入混乱,甚至关乎生死。
2008年以前的十年,钢铁业迎来了最火爆的时代。大大小小的钢厂如雨后春笋般肆意滋生,仅仅唐山丰润一个区就有上千家钢厂,整个河北成为全球钢铁产能最集中的区域。
可是,小散乱的布局却让产业集中度每况愈下。1999年,中国最大的四家钢铁公司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为31.3%;可到了2007年,前四名钢铁公司却只占19.3%的市场。而欧美日韩钢铁企业经过合并集中,2007年前4家企业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上。
无序发展导致严重过剩和恶性竞争,在2008年经济危机面前,钢铁业的虚假繁荣被打回了原形——钢价暴跌,1斤钢价竟比白菜还低,当年第四季度全行业爆出476亿元巨亏,小钢厂破产跑路的不计其数。
2008年后,政府下决心出台一系列产业规划和产能淘汰政策,试图通过整合并购提升产业集中度。其中,工信部等12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要求钢铁、水泥、船舶、医药等九大行业必须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其中明确提要求到2015年前10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60%。然而,到2014年底这个比重只达到了36.6%。钢铁业至今未能从全行业亏损中挣脱出来。
尽管少数行业事与愿违,但2008年那场经济危机却真切改变了中国经济粗放发展的轨迹,提高产业集中度成为行业的主旋律。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新至今记得,2006年他曾到访造纸之乡的富阳,做过一次演讲。杭州富阳一个县多达五百多家纸厂,乌黑的天空下一眼望去,纸厂的隔壁是纸厂,隔壁的隔壁还是纸厂。可是,当地全部产能加在一起只有620万吨,不及玖龙纸业产能的一半,数量却比整个美国的还多。
郭永新对台下数百纸厂老板预言,按照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富阳必会经历一场残酷的淘汰,最终可能只会剩下少数企业。
2008年后,郭永新的话得到了应验,恶性竞争、污染环境让政府再也无法容忍,先后进行了6轮淘汰。一位纸厂老板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回忆道,政府2010年划定最低产能红线是5000吨,2011年提升到1万吨,2012年为1.5万吨,2013年为3万吨,2015年5万吨……纸厂只好一路追着“红线”跑,在这场装备竞赛中实在追不上的只有被关停。直到2015年,富阳纸厂数量被控制在100家以内,其中30家正在整合为4大集团。
与钢铁业大多为国企不同的是,各地纸厂几乎都是民营企业,政府对其的淘汰似乎更坚决。2012年造纸业前十强产业集中度为16.8%,2014年已提升至20.5%。由此,中国造纸业却率先出现复苏的迹象——2015年上半年,全国主要造纸企业利润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
钢铁与造纸不同的结果似乎表明,产业集中是大势所趋。
国际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10月30日提供报告显示, 今年年年初至今,中国公司已公告的收购交易总额达4861亿美元,按年上升54%,并已超过2014年创下的全年交易量历史纪录。
向来对市场变化感触最敏感的国内资本市场清晰显示了这一趋势。据wind数据统计,过去一年中,境内共发生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并购重组5310起,涉及资金27763.1亿元,其中,目的为横向整合的并购事项占全部并购数量的50.19%,涉及资金占全部并购金额的42.78%。
具体到操作层面,以横向整合为目的的并购主要分为业内强强联合战略、业内吸收兼并战略和跨界转型战略,例如前述的中国中车,市值超过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庞巴迪等世界机车制造龙头企业;而在民企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目的更加单纯,宋城演艺收购六间房,将文化演艺业务打通线上线下环节,银润投资23亿收购学大教育,为了是切入教育这个热门而又有想象力的板块。
在经过一系列的并购,一些行业大佬级的上市公司突出重围。比如,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在5年间展开了一系列并购,成为覆盖到公共关系服务、广告的各个领域超级媒体公司,市值也由30亿元增长到超过200亿元。
集中的尽头
不同产业就像不同物种。有的在进化中慢慢由分散走向集中;有的竞争惨烈,迅速优胜劣汰;还有的生就体量硕大、族群数量稀少,短短数年就踏入产业集中的尽头。那是一个敏感地带——垄断。“眼下,中国趋于垄断的产业恰恰是分布在政府与市场的两端。一类是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如核电、高铁产业组建了‘国家队’;一类是经过充分市场竞争的产业,如新兴的互联网产业。”著名经济学家、上海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教授对《经济观察报》说道,两类企业均是通过并购重组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做强做大。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首任主任李荣融的观点,国企问题恰恰不在于垄断,而在于集中度不够。
在李主政国资委的时代,他明确提出,到2010年把196家央企缩减至100家左右,并把“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当作“一生的梦想”,要求央企“做到各自行业的前三名,做不到的,你就自己找婆家;你找不到的话,我给你找”。这一时间,央企数量从196家大幅缩减至123家,而全球500强的数量则从7家增加至38家,总利润也从2400亿增长至1万亿以上。
李荣融卸任后,国资委不仅延续了产业集中的政策,而且继续放大并购效应、组建体量庞大的“国家公司”。2015年5月,中国南车北车合并;同月,中电投与国电投宣布整合;2015年8月7日,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也进入了重组程序。“南北车合并从传出消息到行动不足三个月、两大核电公司重组前后只有一年时间,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显示出国家高层面推动产业集中的决心。”一位业内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说道。
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极力推销中国在全球领先的高铁与核电。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在多个外交场合多次推销的也是这两大技术。显然,政府强力推动“国家公司”的整合,是希望避免内耗,通过提高议价能力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政府借助“有形之手”堆塑起一个个垄断性“国家公司”,市场“无形之手”通过充分的竞争,同样会形成一个个体量硕大的产业寡头。
近来,去哪儿CEO庄辰超究竟该去哪儿,成为业界议论猜测的话题。10月26日,携程和去哪儿网这场具有垄断性的市场并购,让庄辰超成为失意者。
在互联网业界流传着一个“721”法则。即一个超级公司会占据市场的70%的份额,老二会占据20%左右的份额,剩余的10%由几家小公司分食。作为老二的去哪儿网无疑在并购中处于被动地位。
事实上,庄辰超不仅曾强烈对这次合并表示反对和抗争。今年6月,庄辰超拉来了5亿美元,这笔钱足够去哪儿烧一年。但控股股东百度最终还是出售了股份。
由于产品严重同质化,二者为争夺老大地位,长期以烧钱模式大打价格战,甚至不惜相互举报,以致于双双陷入亏损。其中,携程2014年亏损1.51亿元,去哪儿亏损18.4亿元。如果两家携手,市场份额将高达70%,将在业内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便于推高估值。
2015年堪称中国互联网的合并年。58同城和赶集网、滴滴和快的、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优酷和土豆,一个个当年的“死对头”喜结连理。互联网细分领域诞生出一个个“老大+老二=垄断”的市场格局,无一不是因产品同质、竞争过度不得不整合。
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合并背后有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身影,58同城和赶集网重组背后则闪现着腾讯和百度,滴滴和快的整合还是阿里和腾讯在操盘,而这次携程与去哪儿同样有百度的推动。中国互联网产业仍是“BAT”三大巨头的天下,他们凭借并购利器,短短数年在充分竞争市场中形成了寡头垄断。
当下这一幕与二十年前的彩电大战极其相似。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彩电厂商达到了120多家。为争夺市场,1996年3月,长虹集团率先宣布降价,整个行业陷入到一场价格火拼中。经过多年并购重组,如今彩电市场高度集中,基本被海信、创维、TCL、康佳、长虹、海尔等几大企业占据。
推手的边界
近日,Z先生在加拿大买了一部轿车,当他问经销商该上哪家公司保险时,却被告知,车险没得选,只有一家保险公司。有一次,Z先生不小心与别的车发生了刮擦,理赔只需双方签个字,非常简单。
不仅仅是保险行业,Z先生发现,恰恰是在全球最崇尚市场竞争的北美地区,几乎每个行业的集中度都很高。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公司生产集中度高达99%以上,近乎垄断了整个北美的汽车产能;美国医药产业销售前20名的公司占据美国药品市场份额的82%;美国前4家钢铁企业市场占有率为68.7%……
在美国,同样有所谓的“国家公司”。1994年,空中客车市场份额高达48%,首次超过波音(46%),后者受到了极大的竞争压力甚至恐慌。为了形成对空客的更大竞争优势,波音公司提出兼并麦道。在美国政府眼里,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本国大企业利益,最终的放行体现的是美国政府的意图。
“在产业不断集中的大趋势下,部分产业从集中发展到垄断,或许是政府行政所为,或许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是非曲直应辩证看待,不能一概而论。”上海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教授认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行为都不应违背市场规律,以消除竞争为目的。
事实上,微软在市场形成垄断地位后,不断受到美国政府和《反垄断法》的监管。而各产业从分散走向集中,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的配置也会逐渐优化。毕竟,同样的资源由几十家大企业配置远比成千上万家小工厂混战纷争更为高效,社会与政府也更易监管。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周建军认为,过低的产业集中度不利于产业创新。他举例道,目前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是8000亿人民币,全球最具研发能力的20家企业的投入就高达1650亿美元。德国大众汽车的研发投资是130亿美元,中国汽车行业总投入只有650亿元人民币。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新指出,过剩的产能需要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落后的产能则须政府出台政策,强制淘汰。
2015年,某地政府官员曾到一家国有钢厂指导工作。该官员号召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老板却诉苦道,钢厂斥巨资上马了全球最先进的彩钢板生产线,短期内已无级可升,也无利可图。而附近生产低端螺纹钢的小企业却凭借偷税漏税、偷排污水仍能挣钱。这位老板转而向对面的官员提起了要求,希望关停非法生产的小钢厂。
不过,有时也会出现为了集中而集中的“拉郎配”。2011年,山东省就为新汶矿业集团、枣庄矿业、淄博矿业集团、肥城矿业集团、临沂矿业集团、龙口矿业集团六家企业统一挂上了“山东能源集团”的招牌。正像山东煤炭业一位资深人士所说,无主体的并购必然会面临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的困局,这种整合集中注定难以成功。
陈湛匀指出,在产业集中的大趋势下,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应该予以厘清。在个别领域,为了国家利益组建超大型垄断巨头参与全球竞争无可厚非。但政府更应该着力建立健全统一的法律规则、政策规范,为企业提供平等的市场秩序、公平的竞争环境,尽可能的少干预市场。
毕竟,政府行政干预产生的垄断与市场充分竞争形成的垄断,有着巨大的差别。